參考: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民調: 宜居城市評分持續下跌 更多市民作移民準備
社會的混亂與進步
2020年,我們在媒體上看到很多關於美國當地的報導,主題不管是疫情,黑人運動或者美國大選,如果以一個字來形容,「亂」就最適合不過了。
不過,筆者已移居美國的港人朋友卻認為那反映了美國的優點。「美國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很平靜的國家,很容易因為一件小事而發展到一件社會大事。政府較少會人為去壓制大家的不滿。最後可能會有新的政策和措施去應對這些問題。雖然這些新政策和措施不一定會馬上有效,但最少也踏出了第一步。」
對於筆者這位朋友來說,美國社會上的混亂可以視為社會向一個新方向改進的動力。反觀部分國家粉飾太平的行為即使令社會看來比較平靜,但社會問題仍然存在,或會產出更深層次的負面影響。
個人化的教育理念
說到社會進步的要素,就不能不提到教育制度。相對香港的教育制度,美國的教育制度沒有相對輕鬆。特別在亞裔聚居的地區,即使是幼兒園亦會出現與香港一樣的激烈競爭,家長亦需要進行面試為年幼子女爭取入讀名校。美國教育理念的不同主要是反映在著重個人化發展,了解到每一個人也有不同的目標和興趣,進而提供相關的協助。
對於個人化的教育理念,台灣《親子天下》的執行長何琦瑜有一番親身經歷:
「每個人的選擇、途徑和準備計劃大不相同,非常個人化,複雜到學校必須配備專業的升學和生涯輔導中心,為學生提供相關諮詢….. 如果你高中畢業不想念大學,直接就要工作,老師不會苦口婆心的勸你要改變志向,因為那是你的選擇,和你的人生。」在這種環境下,不難想像為什麼一些美國大學生會選擇中途退學去做一些他們覺得更重要的事情,因為他們較會有自已的目標而不害怕做出重大決定。
參考: 美國高中的「升學壓力」
歧視與身份認同
對於亞裔在美國受到歧視的問題,筆者身邊的居美朋友均表示雖然歧視行為的確在美國某些地方存在,但沒有媒體上報導的那麼嚴重。特別在工作和學習環境中,非常少機會出現歧視的情況。相對於歧視,身份認同的衝擊反而是一個更普遍的問題,特別對於移民家庭的下一代(ABC)。
對於這些移民家庭的下一代來說,他們希望成為當地的一份子,但外貌上的不同或會產生一些身份認同的衝擊和問題。在台灣長大的藝術家蔡慧盈有提到相關的衝擊:
「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她,卻要被「自己的國人」一直當成外來者、被「稱讚」英文沒有口音講得很好,滋味一定非常不好受。也終於理解,過去生活周遭,為何總有一些消極的亞裔美國人,顯然不願意和來自亞洲的「外國人」或「新移民」走太近的彆扭心態——他們,也正在為自己的身份認同而掙扎著。」
參考: 「你是台灣人還是美國人?」——關於「身份認同」的衝擊與思考
美國,對於一些人來說是一個越來越不適合居住的國家。然而,對於筆者居美的港人朋友來說,他們看到了美國在媒體後的另一面。一杯水到底是半空還是半滿,就讓讀者們來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