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或留 Move or Stay
中 | ENG
  • 分享
  • 更多
  • 有話想說

新加坡人安逸生活的背後又有什麼代價?

9/30/2016

0 Comments

 
Picture
續:香港 vs. 新加坡 - 香港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半年後我們再訪問新加坡人Adrian,他覺得經過這段在港居住的時間後,更能理解香港人的行為和想法。例如為什麼香港人更傾向關注與錢相關的事,因為在這個地市沒有錢連生活最基本的住屋問題都解決不了。但他也感到香港有很多新加坡無法找到的東西。
​新加坡沒有香港的言論和新聞自由

Adrian提及他最近在電視上看到的立法會選舉辯論節目,這些都是他從來沒有在新加坡看到的。

「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選舉辯論。看到各個候選人的互相針峰相對時,我更能感受到香港的言論自由。在新加坡,選舉前從來不會有公開的選舉辯論 ,所以新加坡的領導人很少受到挑戰,你也永遠不會知道他們能否對反對意見作出適當的反應。」

而Adrian亦指出新加坡的電視媒體基本是由政府控制,即使是一些對政府沒有直接影響的暴力、殺人或者戰爭新聞,也會因為被審查而只能用有限篇幅報導。

「我們很多人已經不再在電視上看新聞,因為我們知道政府一直在這些新聞中營造世界是和平和光明的感覺,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很多關於恐怖主義的新聞都只是略略帶過,甚至沒有報導。這對於那些較少使用互聯網看新聞的長者影響最大。」

大多人放棄干涉政治以換取生活安逸

我們的討論還提到由李慧敏撰寫的《新加坡,原來如此!》中,作者指出大多數新加坡人就算對現狀不滿也不願仗義直言,以免惹禍上身,犧牲安適生活。Adrian對此十分認同,

「 對於年齡在20 到 50歲之間的人,我覺得當中大多數人都不關心政治。因為在新加坡獨立後這  50 年裏,大家沒有真正感受到政治制度和選舉能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

Adrian 覺得大家不去理會政治除了因為想維持舒適的生活外,亦對發表反對意見感到恐懼。但這樣長久下來,新加坡人可能就不再知道如何利用政治力量來改變現狀,令社會變得更好。

政府主導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提到新加坡奧運歷史首金得主史高寧想搬到美國生活,Adrian十分支持,因為他覺得運動員在新加坡沒有發展前途。Adrian身邊的新加坡朋友也認為史高寧應該搬離新加坡。Adrian指出新加坡政府多年來都集中資源去追求獎牌,並招攬了許多來自海外的教練和運動員,但直至史高寧之前也沒有取得成果。

「史高寧是自己決定要去美國,培訓的費用亦是由他父母支付的,但在這樣缺乏政府支持下,他卻拿到了新加坡奧運歷史首金。你不用受過高等教育也看得出新加坡在培養運動員上存在問題。」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初創企業發展,希望打造新加坡成為亞洲創業中心。然而Adrian並不覺得新加坡在這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他仍然覺得港人的創意更高,創業動力亦更大。

「當你在香港創業時,你不會指望得到政府的任何資助。但在新加坡很多人創業是因為被政府的支持和其他公司的補助吸引,覺得創業的成本較低。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不會有現在那麼多人想去創業,這正正是十年前新加坡的情況。」

我們在香港媒體上看到很多香港如何不如新加坡的新聞報導,但到底有多少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呢?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去或留 Move or Stay

    時間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分類

    All
    公告
    創業
    台灣 
    學習
    家庭
    工作 
    工作假期 
    政治
    新加坡 
    歐洲
    歐洲
    生活 
    藝術
    韓國 
    馬來西亞

    RSS Feed

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 Subscribe to our latest updates

  • 分享
  • 更多
  • 有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