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或留 Move or Stay
中 | ENG
  • 分享
  • 更多
  • 有話想說

法國人在香港奮鬥的故事

4/23/2016

0 Comments

 
Picture
五月份快到了,如果你在香港居住,可能會留意到法國五月藝術節在香港的一系列活動。其實香港已成為法國人在海外居住的熱點。雖然兩個最大的外籍群體,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的人數在過去4年已經下降超過10%,但在港的法國群體人數卻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在港的法國人口估計至少有25000人。Matthieu是這個群體的其中一員,但他來香港並不是為了過上安逸的生活。相反,Matthieu來到這裡實現了他的理想。

Matthieu是在法國土生土長,直到他和家人一起搬到北京讀高中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法國生活。在他2012年正式搬到香港前,他曾在2009年到香港的一家諮詢公司實習。四年過去了,Matthieu現在定期幫助組織Startup Weekend,協助French Tech Hub在香港建立分部和營運他共同創立的初創公司。這些事都見證了Matthieu在香港的足跡。

當我問Matthieu為什麼他當初想搬到香港時,他提到是因為香港的良好氛圍-在香港一切都是可能的。「在香港居住的人想法開放和願意提供幫助。如果你肯努力工作,你會找到願意幫助你或者向你指向正確方向或對你有幫助的人。」 Matthieu進一步解釋。

更有趣的是,Matthieu在香港的經歷還包括在名錶品牌門店當銷售員。

「我作為一個在北京讀高中的外國人,還考上了法國的一所知名大學,這時候的我覺得自己好像站在世界之巔。而當我讀到成功人士的傳記時,發現當中很多人都有至少2年的艱難經歷。這讓我意識到,我不能假設任何事情都是按著我的想法來運作,我自己也需要這樣艱苦的經歷 。」

Matthieu覺得,在名錶品牌門店當銷售員是一個體驗艱苦的好方法。即使招聘經理警告他將會面對苛刻的工作 ,他仍然接受了這次挑戰。由於Matthieu是個外國人,令這份工作變得更困難。一些進店的客人因為避免說英語,當他們看到Matthieu便會轉身離開,但Matthieu仍保持積極的態度。

「但另一方面,一些客人更喜歡由我服務他們。他們可能會認為我是從總部派來,甚至在購買手錶後和我合影留念。買名錶的人不只是為了看時間,還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從外國銷售員購買手錶對很多人來說是個特別體驗,而我當時是那個商場裏唯一的外國銷售員。工作中我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我的同事們都對我很好。這兩年完全改變了我看世界的角度,當你面對客戶的抱怨,看到潛在大客戶離開你,這會讓你成長起來 。這些經驗亦幫助我變得更成熟。例如,我在Startup Weekend會遇到很多較情緒化的人,現在的我能够幫助他們冷靜下來,帶領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與此同時,Matthieu開始參與香港的創業活動,幫助組織Startup Weekend。他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Startup Weekend參與者的背景正在發生變化。

「過去大多數的參與者都是外國人。以前,75-80%的都是外國人,現在約60%是香港人,大學系列的Startup Weekend更有80%。大家越來越意識到Startup Weekend的存在。以前大家覺得這是一項很新活動,所以抱著觀望的態度,但當他們聽到其他人對這個活動的好評時,他們便很樂意參與。我覺得外國人與香港人相比,一般會更願意冒險。」

Matthieu也很少看到年輕的本地畢業生在大學畢業後便開始創業。「我不知道他們是否受父母或社會壓力的影響。儘管我知道香港生活成本很高,但他們可以與父母同住兩年節省生活費用,試試自己的創業想法。如果失敗了,他們也可以重新來過,但至少他們有嘗試過。」

Matthieu覺得對有抱負和創業想法的香港人來說,最終決定不創業是一件遺憾的事,尤其是香港的創業環境其實是相當不錯的。

「據我所知,在香港設立公司的手續要比在法國的簡單很多。在香港創業的一大優勢是你很容易找到你的第一個客戶。如果你創業的行業在香港是存在的,你不難通過校友網絡或者與自己相同國籍的朋友,找到可以介紹你給相關行業的人。亦因為香港是一個商業集中的城市,你有很多機會與潛在客戶見面和游說他們。相反巴黎這個城市太大而公司亦分佈在不同地區,你可能沒有機會做相同的事。」

Matthieu所提到關於香港的事和我與其他香港人的討論內容不太一樣 ,他對香港有更正面的想法。他後來解釋了為什麼會是這種情況。

「也許這與我的性格有關。現今社會有很多會影響你的事物。但我自己不太受社會壓力、父母和朋友的影響,我相對更能獨立思考。在香港,如果你來自一個保守的家庭,假設你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專業的舞蹈員,你可能會面對父母的反對,也會受到社會的壓力。你在香港要做一件事前,很多時候你需要先證明這是可行的。但是證明一件事可行是一件很難的事。如果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你,你會失敗的話,你很難去追求夢想。」

之後,我們還討論了為什麼法國人會喜歡住在香港。Matthieu提到一些法國大企業在香港都有很多業務,尤其是零售和服務行業,比如奢侈品、紅酒和餐廳。另一方面,有幾個因素鼓勵法國年輕人來香港探索,包括學生交換計畫(學校要求學生花6個月時間體驗法國以外的生活)、工作假期簽證允許法國人在香港工作和更多的媒體報導法國人在亞洲成功的案例。

當我問Matthieu他是否願意長期留在香港,他很確定自己想這麼做但不覺得是因為某一原因讓他留下來。

「四年前,香港的機會吸引了我 。現在的生活我很享受,也讓我感到興奮。有些人會說是生活的便利、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讓他們繼續住在香港。但你可以說倫敦的生活很方便,你可以在中國的城市比如北京有更多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我想長期留在香港是因為香港的一切。這裡一切都是可能的。」

不過,Matthieu也指出,可能因為一些個人原因,例如他的女友不想繼續在香港生活,而搬離香港。但社會和政治上的紛爭應不會令Matthieu在短期離開香港。

「對於像我這樣的外國人來說,整個情況太複雜了。但我知道我關心的人深深受到這些紛爭的困擾。這些紛爭不是直接影響我,而是間接影響了我。這些紛爭會否令我搬離香港,我不可以肯定回答你。我們可能不會短期內看到巨大的變化,但社會上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紛爭。整個系統上的變化可能要在幾十年後才發生。」

在香港居住的4年期間,Matthieu也感受到有越來越多的人打算從香港搬出去。他個人很支持這樣的舉動,認為到國外生活的體驗對每個人都是一件好事。

「每個人都應該嘗試在國外生活幾年。這是認識自己和了解人生目標的最好方法,這甚至會令你與自己的國家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經過4年時間後,我現在在French Tech Hub的香港分部幫忙,開始為我的國家做些事情。離開法國生活了4年後,現在我開始重新學識珍惜自己的國家。在外國生活也會讓你可以從正面的角度去了解你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每當我的朋友們告訴我,他們打算移居國外,我總是會說『 去吧,去你想去的地方』 。也許你之後會喜歡或者不喜歡新的地方,但這些經驗會對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

最後Matthieu鼓勵每個人為自己的夢想去多嘗試。

「我的結語以一句說話來表示:為你的夢想而活,活出真我的生活。在當今的社會中,這可能不是那麼簡單。但一旦你試過追求夢想,這會讓自己變得更好。永遠不要給自己太多藉口。我就是這樣告訴我在Startup Weekend遇到的人。他們可能已經有一個創業想法好幾個月了,但從來沒有付出足夠的精力去嘗試。讓我們今天就為夢想努力吧!」

Matthieu表現出非常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是在香港媒體的報導中罕見的。他在香港經歷了高低起跌,但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無論香港還是其他地方更能幫助你實現夢想,我們都不應放棄嘗試。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去或留 Move or Stay

    時間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分類

    All
    公告
    創業
    台灣 
    學習
    家庭
    工作 
    工作假期 
    政治
    新加坡 
    歐洲
    歐洲
    生活 
    藝術
    韓國 
    馬來西亞

    RSS Feed

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 Subscribe to our latest updates

  • 分享
  • 更多
  • 有話想說